首页>易经资料

易经知识,什么是七不出八不归?,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

易经网 易经资料 2025-02-07 05:23:34 101  

易经知识,什么是七不出八不归?,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古代的一句话,叫做七不出,八不归,其中七不出讲的是做事,八不归讲的是做人。七不出,在中国古代的男子,这七件事儿要不做,你就没有尽到家庭的职责,那个八不归,你要不做好了,你就没尽到做人的义务。

七不出,古代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柴指的是炊具,而米是养命的,油盐指的是菜,酱醋是佐料,油盐和酱醋,它是养生的。而最后一个茶,叫满杯酒半杯茶,以清淡做事,所以要半,不满,所以茶是养心的。这是我们说的七不出,下面我看八不归。

八不归,一共是八个字,指的是孝、悌、中、信,然后礼、义、廉、耻。我们先说孝、悌、忠、义,这个孝,小孝是庭闱之孝,大孝孝天下。大孝指的是舍己,去我为大孝,为天下人躬身服务,舍己为人。

悌指的是舍心,也就是去私,无私去贪此为悌,小悌,悌庭闱,大悌,悌天下,心怀天下,为天下苍生做事。这里边说的信,指的是诚实和信用,也就是我们说去疑,能够亲近众生,舍身处地为众生着想,在内重亲情,在外重人缘。

再看忠,忠在古代指的是做事尽职尽责,功成名就为忠。我们再来看礼义廉耻,这里面说的礼,指的是我们要明白,尊卑长幼,然后恭敬和礼敬众生为恭。再看义,义指的是什么,依本分做事,然后严谨自律为义。

再看耻,在中国古代,颠倒无知为耻,这个耻,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耻辱,它的本意是颠倒无知,它的正确在这里面的解读是什么,懂得做人的道理,然后明白做事的知识,知道做人做事此为耻。

这是咱们今天说的七不出八不归。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易经知识,提到“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这句话源于中国古代的习俗和传统,与易经中的一些思想有一定的联系。

在古代,人们认为每个月的初七是不适合出门的日子,而初八则不适合回家。这种观念背后蕴含着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易经作为中国古老的文化瑰宝,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的智慧。

易经中的八卦象征着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研究八卦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因此,“七不出八不归”也可以看作是古人根据易经的思想,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为准则。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说法更多地被当作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际意义可能已经淡化了许多。但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对于深入学习易经知识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易经网作为一个传播易经知识的重要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入浅出的解读。通过易经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易经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七不出八不归”这一说法虽然源自古老的习俗,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通过易经网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易经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智慧。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contents/19/30286.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