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易经资料

易经知识,“牛年还看鸡蛇鼠,辛丑宜种麻桑米”是什么意思?,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

易经网 易经资料 2025-02-07 05:23:45 101  

易经知识,“牛年还看鸡蛇鼠,辛丑宜种麻桑米”是什么意思?,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在古人眼中,每一年都有比较顺的属相,在2021年,到底哪些属相财运好呢?有句俗语叫做:“牛年还看鸡蛇鼠,辛丑宜种麻桑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021年有哪些属相的人比较顺呢?

要想知道那些属相的比较顺,首先要知道那些属相的人不太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犯太岁”,那么2021年也就是辛丑牛年,这一年的“值年太岁”就是杨信大将军,所处的方位在北方,而“犯太岁”的五个属相就是“龙马牛羊狗”。

其中“牛”和“羊”这两种属相就是冲太岁,牛是年冲,羊是对冲,龙是破,马是害,狗是刑,意思就是属牛和羊是冲太岁,容易出现破财和外伤等,属龙的人是破太岁,意思就是破财或者家庭不顺,属马的人就是害太岁,防小人和疾病等,属狗的人是刑太岁,事业多变或者容易犯法等。

那么太岁所处的方位是北方,意思就是要避开北方,不能在北方动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岁头上动土”,外出的话,也要避开北方,如果是搬家的话,新房子在一个城市的北方,搬新家也算是冲太岁了。

在2021年比较顺的属相就是“虎鼠蛇鸡兔猴猪”,根据十二生肖相生相克的原理,最好的属相就是鸡,鸡与牛生肖为三合,因此属鸡的人是运势最好的一年,事业可以得到大的提升,还会有贵人相助,财运也会不错,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花钱过于大手大脚,对感情也不够专一,往往会导致一些小麻烦出现。

第二就是鼠,鼠与牛为六合,因此属鼠的人运势也是非常旺盛的,正财和偏财都很旺,意思是在主业之外还会有副业收入,虽然会比较忙绿,但有收获总是好的。

第三就是属蛇的,蛇与牛也是三合的关系,所以牛年对属蛇的人就是大展拳脚的时候,而且桃花运也不错,单身的容易脱单。

牛年还看鸡蛇鼠

其实只要是不犯太岁的属相都是好的,只不过“鸡蛇鼠”这三个属相更顺而已。但是所有的好事都不可能让一个人占全了,如果财运顺就要注意感情方面了。而“牛年还看鸡蛇鼠”的意思就是,这三个属相是牛年比较顺的属相。

辛丑宜种麻桑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2021年最适合种的农作物就是麻桑米等。其实这句话来自于《地母经》对辛丑年的描述,其中有这么几句诗:“吴越桑麻好,荆楚米麦臻。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桑叶树头秀,蚕姑自欢欣。”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麻”是什么,在以前的北方农村,麻是很常见的。成熟后就像竹子一样细长,把皮扯下来搓成绳子,可以纳鞋底、做衣服等。桑指的就是桑叶,养蚕等,米指的就是谷物。在农耕社会,这些都是主要的农作物。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易经知识,“牛年还看鸡蛇鼠,辛丑宜种麻桑米”,这句话蕴含了丰富的易经智慧。在《周易》中,十二生肖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年份中的象征意义被广泛探讨。牛年指的是农历的牛年,而“鸡蛇鼠”则分别代表了其他三个生肖,它们在这一年中可能会有特别的表现或者影响。

“牛年还看鸡蛇鼠”,意味着在牛年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关注鸡、蛇和鼠这三个生肖的运势变化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各自所代表的特质会在这一年中更加突出,也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命运走向。

“辛丑宜种麻桑米”,则是对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具体指导。辛丑年为牛年,此时种植麻、桑树和稻米等作物是最适宜的。这不仅是基于农时季节的考虑,也是根据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来推断的。麻、桑和米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五行属性,如麻属金,桑属木,米属土。这些作物的种植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理想状态,从而获得丰收。

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掌握趋吉避凶的方法,提升个人修养和处世能力。易经不仅仅是一本占卜书,它更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涵盖了天道、地道、人道等多个层面的知识。通过研究易经,我们不仅可以预测未来,还可以洞察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实现人生的目标。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contents/19/30310.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