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知识,“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上一句是什么?,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出自于宋朝文人姚宽的《西溪丛语》。据记载:曾经有个道士很善于下棋,凡是与他人下棋,总是“饶人一先”,也就是让人家先走一步,占据棋盘上的先手优势。“饶”字除了饶恕之意外,在古代的围棋界语境中还有让先、让子的意思。这位道士曾经作过一首诗: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烂柯”是围棋的别称。这个道士后来在褒信县去世,褒信县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息县包信镇。逝世前他曾对一个村里的老头讬付后事。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讬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后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墓穴里只有空空的棺材和衣服。
大家明白道士是位高人,他已经用“尸解”的方式成神了。道家把修道人得道后,假讬如衣物、竹杖、剑等物,化作遗体障人耳目,而真正的本人升天解脱的方式,谓之尸解。从此道士的故事与他的诗流传了开来,渐渐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一句诗被单独提出来,以表示对别人的宽容、理解、体谅,对别人的错误宽恕、饶恕之意。
“烂柯”为什么是围棋的别称?
围棋又称为“烂柯”,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这个别称的来历。其实,这里有一段传说,记载于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
话说晋朝时有一个樵夫名叫王质,有一天进入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州东南)去打柴,遇见几位童子在下棋、唱歌。王质入迷的观棋听曲,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一位童子递给他一枚状如枣核的仙果,他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不久,童子告诉他该回家了,王质站了起来,却发现放在一旁伐木用的斧头的斧柄(柯)已经腐烂。
王质感到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已百年。
此后,“烂柯”便成了围棋的别称之一,而石室山也被称为“烂柯山”。
唐朝诗人孟郊有一首《烂柯山石桥》,诗曰: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
相信很多人在使用“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时,都不会想到其竟来源于道家高人。中华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其实都是来自于神、来自于修炼者、虔诚信神者。中华文化的的确确是一个伟大的神传文化。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易经知识中,“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上一句是“宽则得众”。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在人际交往和处理事务时,宽容和大度能够赢得他人的支持与认可。
易经网推荐大家学习易经知识,不仅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奥的哲理,更因为它能指导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易经中的许多智慧,如“宽则得众”,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规律,从而在为人处事方面更加游刃有余。
例如,在职场中,如果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事的错误,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还能促进团队和谐,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家庭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更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
总之,《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典籍,其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其中的道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contents/19/303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