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易经资料

易经知识,“冬藏”到底是在“藏”什么?,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

易经网 易经资料 2025-02-07 05:24:07 101  

易经知识,“冬藏”到底是在“藏”什么?,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原文】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指的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此谓闭藏。闭关闭,把寒闭在外面。把身体和心神藏起来。天地都闭藏了,这时候减.肥是逆天而行。冬天连动物都知道,要提前增肥来御寒。

我们小时候立冬时会把窗户缝糊上,不让窗户漏风,一个小逢身体就会受寒。要穿厚衣服把身体和心神藏起来。一冷心就会哆嗦。所以身体和心神都要闭藏好。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时水已经结冰,地冻裂的时候,就不要去扰动身体的阳气。中医讲冬不按跷,就是冬天一定不要多按.摩、刮痧等,总让身体出汗气就藏不住了,就散掉了。这都相当于扰阳气。要早睡晚起,避开寒冷,靠近温暖,不能让我们身体无形能.量流失。很多人都会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心火旺,老点着火苗,睡不着,主要是因为体内水不足,冬天闭藏就是为了增强肾的功能,让肾水充盈,那怎样才能做到肾水充足呢,一定要善于利用天时。要顺应天地的闭藏之道养护自己。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我们的心情好像潜伏下来的样子似的,好像有一个私事,不告诉别人,是这个意思,就是藏着,就好像自己有所得,不告诉别人,藏在心里的状态,这是指的让我们的心情要潜伏。不要太兴奋,也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夸夸其谈,眉飞色舞,不要那样。冬天是整理修`复关爱自己的时候,所以就不要去张扬不要去外漏了。要让我们的心情沉下来,不着急,少说话,让心态平和。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避开寒冷,靠近温暖。泄是指人体无形能.量的流失。皮是指身体的表皮,肤指皮下脂肪。冬天要穿的厚实些,穿的少就是泄皮肤,刚开始泄的是阳气,然后就是心神。不要使气宣泄太过,而造成身体精气快速被掠夺,冬天时大自然本身就没有什么生机,天寒地冻,人作为一种生物活在没什么生机的冬天里,靠的就是去寒就温。

所以冬天是潜龙,是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季节。人同样也应如此,到了严酷的冬天,身体不要暴露在外边,有什么想法和愿望,也不要轻易外露。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在《易经》中,“冬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冬季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易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式,揭示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其中,“冬藏”这一概念,主要体现在冬季自然界万物收敛、积蓄能量的过程。

“冬藏”的核心在于积蓄与准备。就像植物在冬季会将养分储存在根部,动物则会储存食物以度过寒冷的季节。人类社会也同样需要这种积累的过程。在个人层面上,“冬藏”可以理解为在困难时期积蓄力量、修养身心,以便在未来时机成熟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团队或企业层面,“冬藏”则意味着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易经》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认为人应当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冬季,自然界万物进入休眠状态,这是自然界的“藏”。同样,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也可能遇到困难和挑战,这时就需要学会“藏”,即积蓄力量、静观其变。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实现突破。

易经网作为传播易经知识的重要平台,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易经》的智慧。无论是“冬藏”的概念,还是其他易经中的思想,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使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总之,“冬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规律,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通过学习《易经》中的“冬藏”理念,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困难,积蓄力量,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contents/19/30360.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