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易经资料

易经知识,老话常说“五子登科”,“五子”指的是什么?看完瞬间涨知识,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

易经网 易经资料 2025-02-07 05:24:09 101  

易经知识,老话常说“五子登科”,“五子”指的是什么?看完瞬间涨知识,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五子登科”中的“五子”指的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伙脑海里肯定一万个不屑:呵,这谁不知道,五子不就是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和儿子五样嘛。

所谓的“五子登科”就是这五样都齐活了,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我还经常会在朋友结婚时说到这个成语呢!

是的,因为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免不了会受到现代思想的影响,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但如果是在语文试卷中有这么一道题,学生回答了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的答案,那老师肯定会给一个大大的叉。

要是孩子疑惑不解的再拿着试卷回来问家长错在哪里,若是说不个所以然,那就尴尬了。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我们还是有必要知道“五子登科”背后的故事,了解“五子”具体是哪五子。

首先我们来看“登科”,这个词很好理解,它是和科考制度有关。登科就是考生顺利在科考中考中,从此鱼跃龙门,可以入朝为官。

士农工商,在古代当官的地位不用多说,那是属于人上人的存在了。

但想当官对于普通人来说并非易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门阀世家所垄断。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说的就是这种残酷的社会现象。

直到隋朝时,隋炀帝为了打破贵族门阀的资源垄断,才改进了选官制度,科举制就开始萌芽了。

后来武周时武则天进一步完善和推动,科举才慢慢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科举一般分为乡县上考的乡试和在中央考的省试与殿试,从秀才到举人,再从举人到进士,所以登科是指顺利通过了最后一层考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名次。

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也成了寒门子弟的一条出路,只要能够通过层层选拔成功登科,那就是彻底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望子成龙,蟾宫折桂,“登科”意味着读书人的成功,是对一个读书人最高的赞誉,是普通读书家庭对自家孩子最大的期许。

而古代一直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科举是不对女性开放的。

这是硬性标准,直至近代科举制度灭亡都没有取消这条规定。

故而“五子登科”我们可以推断出,“五子”应该是指五个儿子或男子一起登科。

在科举录取率极低的年代,有很多州县能够成功登科之人都是以个位数来计算。

要是一家能有五个孩子登科,搁哪朝哪代都是爆炸性的新闻,不光是家族的荣耀,同样也是地方州县脸上的光,必须大书特书。

这就要说到具体的“五子”了。

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期,燕山府有一个名为窦禹钧的人,出生读书世家,但他自幼丧父,长大后觉得读书没意思,还不如高买低卖赚钱快的商人,并且他凭借着经商天赋,也靠着偷奸耍滑积累了偌大的财富。

有一天晚上,窦禹钧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早逝的父亲对他破口大骂。

父亲说他品行不端、偷奸耍滑、坑蒙拐卖,别看现在有不少家业,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连孩子都生不出,钱再多也守不住,到最后都便宜了他人,除非自此多行善事才能免祸。

窦禹钧醒来后怕不已,决定痛改前非,从此广施钱财、济危救困、修桥铺路,成了窦大善人。

之后窦家也添生了很多孩子,光男丁就有五个,窦禹钧给他们分别取名为:仪、俨、侃、偁、僖。

在窦禹钧的言传身教以及严格要求之下,他的五个儿子个个成长为知书达理、品行端正之人,并且经过努力后,先后在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出现了五子登科的美谈。

他的大儿子窦仪,官至北宋礼部尚书,《宋史》中有他的专门传记;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小儿子窦僖,位左补阙。

五个孩子个个是人中龙凤,这也让窦家一时显赫兴旺,成了世人羡慕的存在。

窦禹钧也因“五子登科”成为了历史上教子有方的典范,连《三字经》中都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记录着他莫大的荣耀。

因此,“五子登科”不仅是对读书人科考成功、鱼跃龙门的期许,也寄托了门丁兴旺,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因此这个成语一直是国人最喜欢用的美好祝福语之一。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易经知识,老话常说“五子登科”,这句话在民间流传甚广,但你知道“五子”具体指的是什么吗?其实,“五子登科”中的“五子”并非特指某五个人,而是泛指五种重要的事物或德行。

《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在传统文化中,“五子”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五个重要方面,包括孝、悌、忠、信、礼。这五个方面是古人认为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的基础。

另外一种说法是“五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中医、占卜等领域。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还有一种解释是“五子”代表了五种官职,分别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这些官职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别负责教育、军事、工程建设、司法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五子登科”这一说法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无论如何,它都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即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这些内容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易经网推荐大家深入学习《易经》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和思考,进一步领悟其中的智慧和奥秘。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中受益,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contents/19/30364.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