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吉时”之说明
十二时神中,青龙、明堂、金柜、
天德、玉堂、司命为吉神。
对应秘诀中的“道、远、通、达、遥、还”等
带走之旁的字。
(带走之旁,意谓可以有所行动之意;这是古时隐世高人的杰作,他一下子将高深艰涩、难于记忆的十二神煞,用简简的两句话十二个 字,就完全概括了;从而使择吉术由神秘莫测走向大众实用化,其贡献之大,是无 与伦比的)。
2,十二时神是轮流发挥作用的,但不是轮流出现,而是整盘同时出现,犹如天盘(十二时神)对地盘(十二时辰)。所起开头处,仅仅是为了便于记忆而己。故不与前后日子相纠葛。这是初学者最易迷惑的地方。 查寻时,先是纯在十二支上排,不论时间顺序(观念),等排完以后,再对应落实所查那天的 时间即可。前后日子的良辰吉时不存在延连关系,即无论当天从何时起诀,所排皆为当天的吉凶。
3,“天德”有的书上作“宝光”,此多见于佛教所传之择吉书上;
“元武”有的书上作“玄武”,此多见于道教所传之择吉书上,实为避“唐玄宗”之讳而改:
“金柜”有的书上作“金匮”,古时“柜”与“匮”通用。
此三者,两名皆可通用。
有的书上将“天牢黑”误作“天牢里”,显系打印排版之误。
4,吉凶时日宜忌,限于篇幅,不多介绍。宜灵活掌握之。
5,凡历书上与此不符者,以此为准。因为出于商业目
的,胡乱编印者比比皆是,学员要心中有谱。
6,参考书目:
①,刘道超、周荣益《神秘的择吉》第94, 95、181
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 9 9 2年1 1月第1版;
②〔清)王道亨著(李非校释)《罗经透解》第249
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5年1月第1版。
③王立军《阴阳宅秘集大全》第4 0页;中国周易协
会出版社,1991年6月许州。(盗印版)。
(王立军、王力军、王立、王力,此处,应属一人)。
四,十二神直的吉凶状况
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十二神直,又称十二神值、十二神祇(也写作:祇。读qI;又同zhi,只)、建除十二客、十二辰、十二神,代表宇宙中的十二类能量流。
十二神直的安排与破军星所指的方向有关,最初是象征十二辰,乃关于月的吉凶,后来转化为日的吉凶。神,表示其效力极验;值,即值班,起作用之意;客,表示这十二股能量是游转变化的,不是守在一个地方。
神祇(qi),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明。此处之神祇,意为与十二地支有关联的十二天神,即与十二地支有关联的宇宙能量。《协纪辨方书》云,“建”乃一月之主,所以从“建”起义;“建”之后为“除”,“除旧布帝矛”,由一而生二,二而生三,三为数之极,所以叫“满”;满则必溢,溢则平,故“满”后为“平”;平则定,定则可执,所以相继为“定执”;执是守成之意,而物无成不毁,所以继之以“破”:破则知危,危则事能成,事成则必有收获,所以“破”之后为“危”、为“成”、为“收”;由“建”至“收”,数恰为十,十为极数,然数无终极之理,势必要“开”;开不可太过,须加约束,受之以“闭”;“唯其能闭,故复能建”,周而复始。
【潘按,旧书多云“危”字凶,实则失其真意。危,本为“高”义,高则有险,故有危险之说,随将“危”字也衍变成“凶险”了,实乃一历史性误会。此处,“危”,不妨仍作“高”义,转化为“立”,不破不立,岂不美哉?故将“危”作吉看,是有其道理所在的。】
十二神直吉凶列之如下:
建:黑道。(旧书云,此日一般主吉,但修造动土之事不宜做。潘按,此等吉日,非极端大福大贵之人,不敢受用之;故对于平常之人,当属黑道 日。)
除:黄道。(旧书云,此日“除旧布新”,大吉,很少不宜之事。)满:黑道。(旧书云,此日只宜祭祀、祈愿,其他均不吉利;特别是上官赴任、婚姻嫁娶等,不宜取 用。)
平:黑道。(旧书云,此日万事皆吉。潘按,此日平平,无出头之日,这对于人们追求上进、追求远景辉煌吉利的心理来说,不理想。故应为“黑道日”。)
定:黄道。(旧书云,此日宜宴饮、协议,忌医疗、诉讼及选将出师。)
执:黄道。(旧书云,此日宜新建、种莳、捕捉;忌移居(移徙)、出行、开市等。)
【(莳shi,指莳萝,可制香精;莳shi,移植 稻子的秧,栽种。此指插秧。】
破:黑道。(旧书云,此日万事不利,只能做破垣坏屋之 事。)
危:黄道。(旧书云,此日万事皆凶。潘按,应参《大六 壬》,依十二月建吉凶论之,为大吉。)
成:黄道。(旧书云,此日宜开业入学、婚姻嫁娶、上官 赴任等,但不利诉讼。)
收:黑道。(旧书云,此日有利于收获之事,开始的事业则不利,忌出行、葬礼。)
开:黄道。(旧书云,此日百事皆吉,但破土安葬等则 凶。潘批,丧葬日选个吉日,利于亡灵超
度、飞升,哪有吉日安葬则凶之理?故对古 论,要有批判地继承才是正确的思路。)
闭:黑道。(旧书云,此日万事皆凶但修筑堤防之类的事则吉。)
* :旧书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出于狭隘的保守、私利之观点,所著或所印之书,往往故意弄错、弄反,以至于一本书上一个样,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学者不可不慎之,一定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去伪存真,决定你的取舍。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jqnln/1406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