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风水涣卦蕴含的哲学道理,易经解读由易经网发布
《易经》中“涣卦”的智慧
涣卦是《易经》中第59卦,第58卦是兑卦,卦序中: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快乐、喜悦结束了,人们就该渐渐散去,所以接着是涣卦,涣的意思是涣散、分离。
涣huàn本义:流散,离散;涣,流散也。——《说文》其引申义为涣散、离散。
《象传》中: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涣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巽(风)上,为风行水上之表象,象征涣散、离散。先代君王为了收合归拢人心便祭祀天帝,修建庙宇。
《涣卦》卦辞: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亨通。君王来到宗庙祭祀先祖,有利于跋涉大川,利于坚守正道。
《彖传》中: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涣,“享通”,(九二)阳刚来而不会穷困于下,(六四)阴柔得位于外卦,与上面(九五爻)同德。“大王至宗庙”,大王在庙中。“宜于涉越大河”,(因为)乘木船涉河而有功。
《涣卦》初六爻,爻辞:用拯马壮,吉。用来拯救的马匹强壮,吉祥。
《象传》中:初六之吉,顺也。《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刚的缘故。
《涣卦》九二爻,爻辞:涣奔其机,悔亡。处在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会消失。
《象传》中:涣奔其机,得愿也。“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脱离了危险,消失了悔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涣卦》六三爻,爻辞:涣其躬,无悔。涣散出现在自己身上,没有悔恨。
躬gōng本义:整个身体;躬,身也。——《说文》
《象传》中:涣其躬,志在外也。“涣散出现在自己身上”,说明志向在外。
《涣卦》六四爻,爻辞: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尽散朋党,大吉大利。解散小群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体,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
《象传》中:涣其群元吉,光大也。“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无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
《涣卦》九五爻,爻辞: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像散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散发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结果没有灾难。
《象传》中:王居,无咎,正位也。“散发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是因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
《涣卦》上九爻,爻辞:涣其血去,逖出,无咎。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这样就不会有祸患了。
逖tì【形】远,不近;逖tì【动】使之远离;
《象传》中:涣其血,远害也。摆脱伤害,这就是远离灾祸之道。
易经智慧:风水涣卦蕴含的哲学道理,易经解读由易经网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易经网客服,
易经涣卦,象征着水的流动与散开,寓意着事物的发展需要顺应自然、灵活变通。其核心在于“涣”字,即分散、释放之意。涣卦启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如水流般顺势而为,以柔克刚,化解矛盾。
涣卦强调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真诚的交流,才能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行动中要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冲动,做到有条不紊。
从哲学角度看,涣卦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倡导顺应天命、因势利导。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强行控制,而在于理解变化、把握时机。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liuyaon/2872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