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宫:戌宫天艺--------病符照命
此命时落未宫,一掌经云:“生辰落在天驿宫,破祖离家走西东,片时不得安宁生,踏遍天涯始见功。”然年月时亥卯未三合木局,此命秋生,正合一掌经《论贵格》中“秋木森森,得金则栋梁成器”之语。格即见贵征,而贵以权为用,此命虽不见寅宫正权,然“寅戌酉丑四宫皆权也”,且丑为“傍羊刃”,亦贵之征。此亦合:若得权贵福星君临年月日上,决主执掌朝纲、巡行万国、显祖扬宗。
天艺宫安命者,心性巧慧,见景生情。贵者,智而多欲,巧而善变。
此命之贵缘于亥卯未三合之亥宫仙道天寿,亥居年位,可推测其家境或风水对其命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然命中丑未戌三刑,仗势之刑一生多敌对。
丑未冲犯勾角、小人,性孤多思索。六亲不得力,日时丑未冲,兄弟二至三个。
丑戌刑 ,一生匆匆忙忙、信神爱进庙 。
更为有意思的是蒋介石的命是亥卯未三合木局,而毛泽东的命局(见《一掌经命理验证毛泽东八字》一文)是巳酉丑三合金局。谁胜谁负似乎是命中早已注定!
艺见天奸必凶恶
男生于阴历:壬寅年八月(己酉月)十六日(乙卯日)壬午时
年:寅宫天权
月:酉宫天刃-----酉宫12岁起运顺排
日:子宫天贵-----朱雀守限
时:午宫天福
命宫:卯宫天破-----太阳照命
命主吉凶事实:
? 此命例选自司萤居士所著《八字泄天机》。司萤居士是大家熟知的命理大家,著述颇丰,治学态度严谨,其书中所载命理与事实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故择录之。
? 该命主于1981年辛酉秋与朋友聚会时与人发生口角冲突,进而大打出手,结果对方被杀2人,但非命主所杀,命主被推翻在地,眼见就要被杀,朋友赶紧施救,一刀将对方刺死,命主由于义气,一口将命案承认下来。被判10年徒刑。
一掌经流年批断:
?1981年命主19岁,行运在戌宫天艺,戌与月主星天刃所在酉宫相害,一掌经有:“鸡逢地煞落井塘”、“金鸡遇犬泪双行”之语。加之该运白虎加临,故知该运命主必有凶灾。流年辛酉冲破命宫命宫:“卯见酉泪双流”,小限在辰,与命宫相穿破,”玉兔逢龙云分散”。最重要的是:小限与大运辰戌相冲,“辰戌相冲有纠纷,口舌官司风波兴”。又一掌经云:艺见天奸必凶恶。可以明显的看出,该年命主的灾害信息是非常明显的!查小限朱雀同至,酉年十二宫神煞,午宫临勾绞、酉宫天丧、寅宫死符、辰宫大耗,凶星入命,均为孝服、官非、破财的大灾信息。
丑午相害,易逢伤灾带残(兼论四柱地支六害的用法?)
某男,生干1978年农历3月24日午时。
杀?? 才?? 日主 才戊午丙辰壬戍丙午 七杀格。日弱多官杀,官杀旺得才生,杀鬼为害,用神为日支一点印星,忌神为官杀财。用神虽团结有力有情,但忌走财运。1997年4月,正走午火财官印。该男坐单位的双排座车出差。途中司机靠边停车休息,在休息之前该男坐中间位置,休息毕,该男提出与同车一18岁小伙子换坐位,遂坐边靠窗。车一起动,轮胎打滑,后一胎悬崖。后边车斗中的十几人趁机跳下,司机台中三人来不及跳车,车再一起动,便翻下10米高破崖。司机及那换坐位的小伙子当场摔死,该男命大没死,但髋关节粉碎性骨折,终身带残。 命理分析:该车祸不该死者:流年星宿逢月德化解,命局用神得力。带残者:大运贪财破印(印为用神),凶。加之,又走正财流年。年支、时支、大运三午害太岁丑。"丑午相害,易逢伤灾带残"。
一掌经命理验证以上命例:
某男,生干1978年农历3月24日午时
年:午宫天福
月:申宫天孤------1岁起大运顺行
日:未宫天驿------太阳守限流年丁丑
时:丑宫天厄
命宫:戌宫天艺------官符照命
1997年4月命主19岁,大运行戌宫天艺,大运与命宫、日、时构成丑未戌三刑,可见此运必见凶灾。1997年流年丁丑,太岁加重三刑,丑午害,"丑午相害,易逢伤灾带残"。小限行至寅宫天权,与四柱主星与命宫大运成寅午戌三合,灾不至死。
附:四柱地支六害的用法
命犯六害,大抵妨害孤独,骨肉不聚,残疾一生,财帛失散,女命尤忌,六害带羊刃等凶煞为灾尤甚。六害也有贵贱之分。
用法:1、寅巳害:易恶疾缠身,到老不去。2、申亥害:易凶灾恶死。以上二害入贵格则有操持,善机权,神洁貌俊。入贱格则贪婪多诈,吝啬不孝。3、卯辰、丑午害,易逢伤灾带残。入贵格主掌宰杀之权,司刑典狱。入贱格主毒害、伤残、颠败。4、子未害:不利骨肉六亲。入贵格多妻妾;入贱格孤独无倚。5、酉戍害:易瞎、聋、哑,多头面恶疾。入贵格刚戾专横,有宰杀力;入贱格阴狡、残害、不良之辈
以上是几个特殊四柱,主要是伤灾信息比较明显的部分。虽然例证不多,但还是能看到很多东西;那就是除了十二星本身的含义以外,四柱诸星相互配合所衍生出的效果真是变化无穷。同时,通过“本性”特点来观察人生运律,这也正是“佛门一掌经”不同于其它命理学的玄妙之处。一掌经最大优点是推演快捷;其它命理学要采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排列八字,大小运,命宫,神煞等等,非常复杂。而一掌经能在一分钟之内迅速排出四柱和运律走向,并发现该柱的主要问题所在。虽然笼统一些,但从其快捷程度以及奇特的判断方法来看,仍不失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项经典之作。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yjzln/1406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