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紫微斗数>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论明末崇祯七年以前的历法有误

易经网 紫微斗数 2025-08-18 15:56:16 101  

论明末崇祯七年以前的历法有误

每当作者驻足于各大书局翻阅各类命书,会看到许许多多命例,作者忍不住好笑!

 

如孔子、范蠡、项羽、刘邦、张亮、韩信、刘秀、宋太祖……等等的出生年月日时,甚至他们的子平八字,象煞有其事的研究又研究。

 

事实上,根据作者早在十数年前,看过各类史料,历书或天文志,中国古代之历法由于失传,早已失去了精确性。明史稿即有如下之记载:

 

成华(宪宗)十四年戊戌为章尽之年,当闰十月而不置闰(吴情先生注曰:古历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故“冬至”差十二日,且谓今历“冬至”“合朔”三者皆差。(明史稿之作者为清代王鸿绪编著)成化十五年十一月戊戌望月食,监(钦天监也)又误时……。

 

这种古历不断失准,该闰而未闰,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战乱频发,俦人(古科技家之名词)逃的逃,死的死,历法失修,历书也错的一塌糊涂,尤其以北方麦田或杂粮,根据历法节气播种,还未能成熟收获,即临天寒地冻,遍地冰雪,一切作物,一切心血付之流水。

 

发现错误后,有一年连闰二个月的。明史稿即如此开宗明义的叙道:自古圣人致治“历数”为先,然历代推验,未有积久而不变者,黄帝迄秦历凡六改,汉五改,魏迄隋十三改,唐迄五代十六改,金迄元三改……。

 

读者呀:当历书失时失准失修,不但农田的收获受到巨大的损失,这种节气、月令的舛错,对命理学实例的研究,简直是一最致命的伤害。倘若执迷不悟的以那些古人命鉴研究命理,走入歧途与迷宫中,绝无可能获得命学真理。

 

中国历法何时起才百分之百正确?

 

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西元1610年)起,近代西方进步科技正式轮入中国后,经过徐光启引最新西法揉进原有历法后,大致可以正式确定。

 

三十八年,监推十一月壬寅朔日食分秒及亏圆之候,职方郎郭守巳疏驳其误,礼官因请知历学者,令与监官书夜推测,庶几历法靡差。于是五官正周子愚言:大西洋归化远臣“庞迪峩”“态三拔”等比彼国历法,多中国典籍所未备者……先是大西洋人利马宝进贡土物,而迪峩、三拔及龙华氏、邓玉菡、冯若望等先后至。(见明史稿)

 

(后面还有一页,和紫微斗数无甚联系,未摘录)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zwds/285738.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