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境内竟有马槽水?!
此是水龙奇妙格,相吞相恋福难消。
天水围的南生围内,前方是锦田河,背后为山贝河。 两条河道相交处,便是「水龙秘卷」内所道的「马槽水」。
古人用字精辟,马槽水这词的形容可谓十分贴切。 「马槽水」是指古时马匹们休息、吃粮和饮水时,马头会上上落落互相相交于同一个水槽旁的情况。 于本文来说,就是锦田河和山贝河的两道相交。
微风下的河面上有出现水波纹,这些水波纹只代表风向,而不是引水道本身水的流向。 那实际上水的流向为何呢? 水流会先由山流向平洋,再流出大海。 以南生围为例,山贝河从山旁方向由左流至右方,即上文提到的交汇处,继而向大海流出; 另一边锦田河亦以同样方式,由右至左流向大海,两道相交,是为「马」同「槽」。
借助地图可了解各河道的流向,锦田河出水处为高埔村,水流先往平洋再流出后海湾,即深圳湾。 山贝河河道的运作亦是如此,由林屋村流到两河相交处。
「马」和「槽」的形成条件是两条河道的力度需均等。 若两条河道力度一大一小,一急一缓,一阔一窄等均不能形成「马」和「槽」。 「力度均等」意思指两条河的宽度相等再配上相同的交会角度,形成同等力度的对流。 从地图上可见,山贝河和锦田河的宽度有少许差异,但已接近相等的条件,两条河交会的角度均为四十五度,更加有利于形成真实的「马槽水」。
「马槽水」的风水力量不外收,而是内收。 假如自宅建于马槽水的铰剪位,亦即两河交汇处,而马槽水的位置正有旺星或为理气城门,这样会带有吉象吗? 非也。 因为河水一直都在流走,为之去水。 那如何才能收到“马槽水”之力呢?
在香港也能觅见古文《水龙篇》中《水龙法》提及的《马槽水》,本人实在希望读者有机会要亲身前来,感受一下此水之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