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知识,为何踩门槛不吉利?原来暗藏着这样的玄机!,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每当我们去寺院参观或礼佛朝拜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寺院的门槛非常高。到寺院殿宇门口时,还会有人善意的提醒你:“不要踩门槛!”听到这样的提醒,或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不能踩?如果不小心踩了会怎么样?”
对踩门槛的错误认识
在寺院忌踩门槛,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而佛菩萨是很忌讳脚的,认为脚是肮脏之物,踩了门槛是对佛菩萨的不敬,会受到惩罚。
其实,在佛教文化里,并没有“门槛是佛菩萨肩膀或者额头”的说法。如果说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绝对不能踩,那难道就可以跨过去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门槛的“槛”与“坎”字同音,就有人认为有坎坷之意,若踩踏门槛,则表示遇坎儿。遇到门槛,大步跨过去,则寓意为跨过坎坷,往后便会一帆风顺。
用谐音字来理解门槛的含义,这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但这种说法只是民俗而已。

门槛禁忌从何而来
先说门槛是怎么来的:在古代,因为对礼仪的要求,内外之分要求严格。房屋加门槛,是属于门口的关栏,可将地气拦截于屋内,不让其泄去。如果门外见到低下去的楼梯,门槛就要加高,否则,地气外泄。从地理环境来说,属于不聚财。
在传统的建筑中,一道高高的门槛仿佛一堵墙般,横亘于正门之前,自然有了很多重象征含义。
门槛的设置,一是将住宅与外界分隔开来,既可挡风防尘,又可把各类爬虫拒之门外,因而实用价值很大。
其次,门口横上一道门槛儿,象征着竖立一道墙,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挡门外,以保一家人的平安幸福,同时能够藏风聚气,防止财气外漏,养一家之财,对住宅运程也颇具重要性。因此,在我国传统建筑中,住宅正门都建造有高高的门槛。
据考证,忌踩门槛这一风俗始于先秦时期,那时臣子们出入君主的门户时,不能踩到门槛,只能侧身而行。后来,门槛逐渐成为地位尊卑和家族地位高低的标志,之所以在先秦时期开始有这种规矩,则是当时重视尊卑礼仪的结果。
《礼记》有言:“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意思是做臣子的进入君主的门户时,应该从门中央所竖的一根短木旁侧身而过,不要用脚踩在门槛上。
自此,祖祖辈辈流传的习俗里,老一辈总会告诉小孩子不要踩门槛,一方面可以防止木制门槛被踩破,另一方面也符合规矩和传统,透着对先人的敬重。
北京故宫有些门没有门槛,据说是被溥仪锯掉了,因为他学自行车,觉得门槛碍事,锯掉比较方便骑自行车。
门槛也是表示宾主之礼的象征。所谓登堂入室,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重视。在古时客人跨过门槛进入厅堂,头需要低下来,看自己的脚步防止磕碰,这是对主人的尊重。有句俗语讲“折了门槛便无内无外”,说明门槛是家庭秩序内外有别的礼制界限。
一般院落正堂摆放神明及祖先牌位,所以这里的门槛是最高的,而耳房厢房的门槛,高度相对较低。

门槛的寓意
1、藏风聚气
在传统建筑中,大门和地面总会有一条缝隙,如果设置门槛,就可以避免进入宅内的财气和吉祥之气向外流失。有藏风聚气的寓意。
2、防尘防虫蚁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门槛既可以挡风防尘,还可以将各种爬虫拒之门外,减少家中被虫蚁侵扰的状况。
3、挡凉气
从环境学的角度来说,门下有缝隙,门槛的设置可以阻止夜间的凉气。从而以保护家人健康,免受凉气侵害。
4、辟邪
民间一些大户人家的宅邸,在设计门槛时,会连带着把台阶也设计上,并且规定,台阶的数量需得在三级以上。因为传说孤魂野鬼不会像人一样走路,它们是用双脚蹦着走,对三级以上台阶的大门的不能接上去,所以有辟邪挡煞的寓意。
门槛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也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岁月的光影。虽然现在的家居很少会有门槛了,但门槛的文化一直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易经知识,为何踩门槛不吉利?原来暗藏着这样的玄机!
在古代建筑中,门槛不仅是门框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部分,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其中蕴含的智慧不仅涉及自然界的规律,还涵盖了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踩门槛被视为不吉利的行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道理。
首先,从《易经》的角度来看,门槛象征着一种界限和过渡。古人认为,进入一个房间之前跨过门槛,意味着跨越了两个不同的空间,这种跨越需要尊重和谨慎。踩门槛则被视为对这种界限的不敬,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灾祸。《易经》强调“时中”,即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踩门槛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
其次,在古代社会中,门槛往往由坚硬的木材制成,其高度也较高,踩上去容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因此,避免踩门槛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易经》提倡“守正”,即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踩门槛显然不符合这一理念。
再者,门槛通常位于房屋入口处,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依靠,而踩门槛则被视为对家庭的不尊重。《易经》中的“家道”一章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踩门槛无疑破坏了这种和谐氛围。因此,避免踩门槛也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此外,门槛还是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许多古老的门槛上刻有精美的图案或铭文,记录了家族的历史和荣耀。踩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对其价值的极大亵渎。《易经》倡导“敬祖”,即尊敬祖先和传统文化,避免踩门槛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踩门槛之所以被视为不吉利的行为,是因为它违反了《易经》中关于界限、安全、家庭和谐以及文化尊重的原则。通过遵守这些原则,人们能够更好地遵循《易经》的教诲,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并遵守这一古老的传统,让《易经》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易经网推荐易经知识,了解更多易经智慧,帮助您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易经》的原理,提升个人修养和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contents/19/302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