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帖子

经典导读《阿含经》

国学网 2025-04-17 16:25:31 藏传佛教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弟子们觉得导师已去,茫然无归。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 之一的大迦叶尊者觉得应该将佛在世时的言行结集成法藏,使曾经只通过耳闻口 传在传播途中已有失误的“佛说”能正本清源,使弟子们还能有一个统一的依 归。于是,他请阿阇世王为施主,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五峰之最高者毗婆罗山侧的 毕波罗窟开始结集佛教经典。 参加这次结集法会的有已证阿罗汉果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为上首,多闻第 一的阿难尊者背诵出佛在世时所说。此次所集出的经典即《阿含经》。此次结集 后,佛教又进行了三次结集,使《阿含经》最终定型,并形成文字。 随佛教的不断发展和传播,《阿含经》也随之传向各地。北传佛教将《阿含 经》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称之 为《四阿含》。 南传佛教则将《阿含经》分为:《长部》、《中部》、《杂部》、《增一 部》和《小部》五部。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第一部经。阿含的意思是传承的教说或结集教说的 经典。以语录问答形式,形象地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们的活动、修佛论道 的言行,对佛教的基本教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论、四念处、八正道、轮 回观等作了详细生动的说明。如不对此有准确的理解,读大乘经论就不知所云。 《阿含经》还涉及到印度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多方面。并记 载佛陀驳斥印度其它各种学派的过程,使我们能更客观地看待佛教以及释迦牟尼 佛当时弘法的背景,而且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他采用怎样的方便善巧来引导弟 子去体悟真理。我们可以领略到佛陀独特的思考方式、卓越的辩才和智慧,了解 到神话之外佛陀作为一个“人”的现实人格魅力。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国学网传递国学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国学网。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三己(山东)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5145619号-1| 客服邮箱:3131816650@qq.com
QQ|Powered by © 2001-2025 Guoxue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