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帖子

小忍与大谋_《论语》

国学网 2025-04-23 17:08:44 论语

小忍与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解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扰乱社会道德。小的地方不能忍让,便会败坏大的计划。

    忍让是一种良好的修养,需要有远见、智慧和耐性作为支撑。为了办成大事,在小事情上便要学会忍让。又是一种策略、权谋,在政治斗争中要讲求灵活性,做到有屈有伸。

蔺相如忍辱顾大局

    战国时的赵国是个弱国,时常会受到强大的秦国的欺侮。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假意表示,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赵国的稀世之宝和氏璧,实际上是以势压人,强索硬夺。赵惠文王迫于压力,不得已派蔺相如带玉出使秦国。蔺相如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挫败了秦王的诡计,把和氏璧安全地带回了赵国。蔺相如因此被封为上大夫。

    秦昭襄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四年之后,又邀请赵惠文王到秦国的渑池相会,搞什么敦睦邦交,共叙友谊。蔺相如随赵王赴会,又以自己的大智大勇,使秦昭裹王欺辱赵国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以功高被封为赵国的上卿,位次排在廉颇之上。

    廉颇自恃功高,不愿屈居,并扬言:我若见到蔺相如,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不愿与他相会,每当朝见赵王,就托病不往。有一天,蔺相如因事外出,在路上望见对面廉颇过来,忙令车夫将车拐进旁边的胡同躲避。

    蔺相如的门客纷纷为此不平,相约来见相如,进言道:我们所以前来投奔先生,只是因为倾慕先生高尚的人格。如今先生与廉颇同为上卿,廉颇口出恶言,先生避之于朝堂,又避之于街市,太过分了。我们见识浅陋,不配在先生门下,请让我们告辞。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问他们:依诸位之见,廉将军能比得上秦王吗?众门客齐声说:廉将军当然不如秦王。蔺相如接着解释说:即使像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尚且敢在朝廷上公开呵斥他。我蔺相如虽然愚笨无能,难道唯独畏惧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秦国若知道了,就会乘机入侵赵国。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私怨为轻。

    此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跪下说道:我这粗野低贱的人,肚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将相二人重归于好,结为刎颈之交,成了誓同生死的好朋友。

    蔺相如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拓展

    蔺相如(329—259),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的生平事迹最重要的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件事。廉颇(329—243),战国时期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国学网传递国学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国学网。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三己(山东)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5145619号-1| 客服邮箱:3131816650@qq.com
QQ|Powered by © 2001-2025 Guoxue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