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帖子

何莫学夫《诗》_《论语》

国学网 2025-04-23 17:10:03 论语

何莫学夫《诗》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诗》: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是孔子所编,后来才被尊称为《诗经》。兴:兴起,发动。这里指激发人的意志、感情和想象力。群:使人合群。迩:近。

译解

    孔子说:弟子们,你们为什么不去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可借以观察社会世情,可以和谐人群关系,可以抒发心中的怨恨。近的说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的说可以用来事奉君主,还可以使你更多了解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对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真是宠爱有加。他从兴、观、群、怨四大功能来论述《诗》的根本特征,指出《诗》有用来侍奉父母、事奉国君的社会教化作用。学习《诗》好处多多。

诗的人生

    陆游是南宋诗人,又是一位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志士。他一生写诗近万首,语言明白晓畅,风格豪壮奔放,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一生是爱国志士的诗的一生。

    少年陆游攻读诗书,刻苦学习。他爱诗着了迷,他读《诗经》,又读前人的诗集。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的诗集,他都细细读过,到了十二岁就会写诗了。

    二十八岁这年,他到临安参加科举考试,被判为首第,即第一名。到第二年春天复试时竟然落榜了。原来他的试场文章主张恢复国土,坚持抗战,触怒了主考官。

    遭到这次打击,陆游非常气愤,可报国的志向并没改变。回到故乡以后,他一面努力写诗,借诗观察社会世情,以诗抒发抗金复国的激情和心中的悲愤情绪;一面研读兵书、练习剑术,随时准备杀敌报国。《夜读兵书》这首诗表达了他这时候的心境,其中四句是:

    半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诗的大意是:我一生的心愿是拿起武器到边疆去杀敌卫国,即便牺牲了也值得,现在整天守着妻子儿女使我觉得羞耻。

    第二年,秦桧死了,人心大快。朝廷里主战派占了上风,陆游才得到为国出力的机会。他做了几年地方官,后来,又来到临安,负责编写朝廷法令和文告。这时候,他写的诗传遍全国,名气很大,被人称为小李白

    但随着投降派的得势,不久,他被罢了官。到四十八岁那年,才被重新任用,调到西北抗金前线的重镇南郑。紧张豪迈的军旅生活,英勇将士对祖国的无比忠诚,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的诗歌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篇,都收集在《剑南诗稿》中。如:

    中原久丧乱,志士泪横臆。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但好景不长,朝廷中的投降派势力又抬头了,陆游被调到成都去做一名闲官,一待就是八年。后又调到福建、江西一带,还曾被罢官赋闲,在家闲住了好几年。

    陆游一心报效祖国,却屡遭挫折,他又伤心又气愤。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好在诗里发泄自己的忧愤: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始终不忘国家遭受外敌欺侮的耻辱,甚至在梦中,也看见宋朝军队杀败敌兵的场面。八十五岁那年,病危中的陆游仍寄希望于子孙后代,相信总有一天中原能收复,国家会统一。他老泪纵横,示意小儿子子聿拿来纸与笔,颤颤抖抖地写下一首《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与诗结缘,以诗表达自己的爱国志向,以诗反映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又以这首充满血和泪的《示儿》诗,表现对正义事业必将获胜的坚强信念。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拓展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诗风雄健豪放,浪漫流畅。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到十五岁时,开始学剑术和文章,袖有七首剑,而又下笔不休。二十岁以后,他辞亲远游,几乎漫游了大半个中国,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诗歌涉猎的范围很广,所谓轩辕以来,颇得闻矣。李白诗文出众,供奉翰林后,更是大显神通。他被誉为诗仙,并与诗圣杜甫建立兄弟般的友情。李白的不朽诗篇,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传诵。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国学网传递国学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国学网。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三己(山东)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5145619号-1| 客服邮箱:3131816650@qq.com
QQ|Powered by © 2001-2025 Guoxue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