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环山独缺一口为“城门”重要条件,但所环的只是矮墙,城门是否依然用得着?
风水重于山水上的一种比较,依平阳龙法: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若有围墙环绕而且还有及胸高度,只要墙脚密不通风,便可以做到城门关锁理气的作用。 「城门」乃我三元玄空重要水法之一,以上只是在巒头上有关城门的形容而矣,若要成功取得城门催吉,还需套入理气城门:以向首两旁宫位卦气是否旺气回首到宫,再取与向首成生成之数断出正、副城门,但这只是坊间对城门学说的基础认识而矣,我派对城门的要求严格,绝不是这么简单。
关于城门的认知,我不妨以午山子向八运天元龙作介绍:子向两旁的艮、乾两宫,唯乾宫的乾山可得旺气回首到宫,加上元旦盘的乾六坎一,构成生成之数,坊间定以此作正城门「正马」布局,置城门水催动也,但我派却不为取用,有城门但不可取。
此外,除坊间所说向首旁的城门外,还有配水坊间俗称之为旁气城门,但无出处,以刚才的子向八运盘为例,巽宫的巽山、离宫的午山和兑宫的酉山都可从中再筛选,最后只得午和酉山可用,但酉山的和午山的城门两者在征验上却有所不同,一主官贵一主财富。 但布城门局者切不可本着多多益善的心态在离、兑两宫齐开城门放动水,因城门原理是将回首到宫旺气集中于一个城门催入,气口太多反为误事。 故可知城门一诀非如坊间所陈述的容易布置,一旦布置错误凶祸亦急,故应慎之。
「辅星水法」其实是三元玄空家的「城门水法」,古代风水的水法,其时之先贤以方便为法门,不同的风水老师,会在不同的元运,发表不同方位来水的学说,以不同方位来路的水法,说明此方来发贵又或是哪一方来发富。 所以「辅星水法」即是我们三元玄空家的「城门水法」,是经过计算之后得出的结果。
风水发展到现代,我们已经归纳了不同飞星盘,加上配合元运所谈及种种的水法,已非常完备地将风水水法呈现及公开出来,因此无论是辅星水法抑或是其他名目的水法,其实都不需要参考,因为只要你懂得如何计算城门以及明白城门水法的学理,自然可以涵盖之前所有先贤提及水法之运用。
风水以「四面环山,独缺一口」来描绘城门外巒特征形态,但遇上马路的「四水归田」在理气城门方,城门一诀依然可用,盖因所谓环山还是围墙都不外是风水形岿上的高 、实、静和动、低、虚的相对比较而矣,故不必拘泥于围墙是否真的存在或四周有街道围绕,这亦是城门一法最难处理的学问,例如在形岿上收得一处四水归田而刚巧也为向首两旁的理气城门所在, 宅运的确可以因而加旺,可是假若除了中在城门的宫位外,其余七国也遇上水利形巒,如得见低洼之地或是公园、球场、大路交汇甚至真水泳池等,已经严重破坏城门布置。 故能成功作城门一法并不容易,幸好城门之诀亦不是玄空风水的唯一水法。
方才说马路的「四水归田」用于城门只属虚花,其效应远不及真水的来得源远流长,若有店铺在向首的左右两方见有路冲,而刚巧亦是理气城门之所在,并不一定为当令财气藉城门之法而回首到宫,还要参考原本宅盘星卦分布,若是城门一方的向星不是当令旺星,往往做成加强凶星之力,我们要知道城门乃力之聚结点,吉者加吉,凶者增凶,全依底盘八国卦理分布而论。 其学理早见于清末民初由玄空先贤沈竹礽「1849-1906」的著作「沈氏玄空学」里披露及其儿子沈祖緜「1878-1969」于「沈氏地理疑义答问」亦已将秘密公开发表,惟今天坊间风水著作却鲜有提及,多只透露支离破碎的学理,令后学者蒙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