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帖子

温、良、恭、俭、让_《论语》

国学网 2025-04-20 16:37:09 论语

温、良、恭、俭、让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注释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弟子。夫子:古代对做过大夫的人的一种尊称。孔子曾任鲁的司寇,所以被他的学生称为夫子。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平和;恭,恭敬,庄重;俭,节俭,俭朴;让,礼让,谦逊。之:这里指代知识。

译解

    子贡说:先生靠他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的道德修养力量,感召别人,从而获取知识。

    温、良、恭、俭、让这些优秀品德汇合在孔子身上,使他具备了一种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这里强调的是,良好的品德素养是人们获取知识不断提升内在修养的基础。

少年孔融

    孔融从小就机敏过人,而且谦让有礼,修成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赢得大家的赏识和赞扬。

    当时,东汉朝廷全由几个宦官把持着。有一个叫张俭的官员写了一个奏折,揭发当权宦官侯览贪污受贿、霸占良田的罪状,请求皇帝查处。不料这个奏折落到侯览的手里。侯览就诬告张俭谋反。汉灵帝不明真相,下令逮捕张俭。张俭得到消息后,连夜从家里逃了出来,投奔到孔融家——因为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朋友。

    那年孔融十六岁。这天夜里,他听到有人敲门,就迎出门外,见面前是一位陌生人,就问:

    先生,您找谁呀?

    请问,这是孔褒的家吗?

    是的,孔褒是我哥哥,可是他外出办事去了。

    张俭一听孔褒不在家,面前只是一位少年,心中非常焦急,进又不是,退又不是,真是进退两难。

    孔融见来人支支吾吾,知道他一定遇到了什么难事,就谦恭有礼地笑着说:

    先生不要为难,哥哥虽然不在,我还是可以做主的,请先生进来吧。

    于是,孔融就把张俭留在家中,几天以后,风声稍微松了些,张俭谢别孔融,离开了孔家。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张俭在孔家躲藏的消息最终还是透露出去了。于是官府派人把孔褒、孔融兄弟抓起来,双双下了大狱。

    审判的时候,孔融说:

    张俭是我收留的。当时哥哥不在家,这事和他没有关系。

    孔褒马上说:

    不对!张俭是来投奔我的,弟弟没有过错。

    审判官盯着他俩说:

    你们要知道,窝藏逃犯可是死罪呀!

    孔褒抢着说:

    弟弟年幼无知,理应由当哥哥的顶罪。

    审判官头一次遇到这种兄弟争罪的情景,不知该判谁的罪,就把他们的母亲传来。没想到孔母毫无难色,说:

    我是他们的母亲,家里出了事自然应该由大人负责。请您判我的罪吧!

    看到孔家母子三人争死的情景,审判官实在做不出决断,只好向朝廷报告。不久,皇上的诏书下来了,孔褒抵罪,孔母和孔融释放回家。

    从此,少年孔融温、良、恭、俭、让的美名传播得更广了。他继续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大儒之一。

拓展

    少年孔融是中国古代的神童之一,还有一位古代神童叫曹植,他曾在七步之内写出了一首诗,叫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国学网传递国学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国学网。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三己(山东)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5145619号-1| 客服邮箱:3131816650@qq.com
QQ|Powered by © 2001-2025 Guoxue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