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六十四卦

地火明夷_此卦是文王囚姜里,見子不至,卜得知,果 子歿也

易经网 六十四卦 2025-03-12 20:31:26 101  

微信截图_20250312193200.png

此卦是文王囚姜里,見子不至,卜得知,果 子歿也。 圖中: 婦人在井中,虎在井上,錢破,人逐鹿堠上有工尺,珠聚。 鳳凰重翼之課 出明入暗之象 物進不已,必有所傷,故明夷為序卦,夷者,傷也,此卦坤上離下,乃明入地中之象,為 晉之反卦,故義亦反,晉為明且盛,上明君下群賢並進之時。明夷乃暗君在上,明者見傷之時日入於地中象。

卦圖象解

一、婦人在井中:女人招災,或頸部災,家內有災。 二、虎在外:外人虎視眈眈。 三、錢缺:財傷也。 四、人逐鹿:財失也,爭相為祿,逐鹿中原。 五、堠在人鹿中:猴作梗也。 六、「:尺也,工匠獨有,匠,將也,武官人。 七、堠:不動也,尊位也,姓侯,肖猴。 八、鹿回頭:回祿也,火災。 九、人手上木枝:休象。 見此課,必傷且凶矣。

人間道

明夷:利艱貞。 君子處明夷之時,須知時之艱難,必求不失正道,方為君子。小人則阿諛奉承,唯利是圖順附勢而為,不顧正道。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 君子處明夷之時,知明者必見傷,故求內明外順之態勢,應對大難之時,如此可內不失明外又可遠禍患。易之妙即在此,卦之德本亦卦之解也。 利艱貞,晦其明也,内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處艱難時,能知晦藏其明,不知藏晦,必生禍患,不能守正,必非賢人。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用晦而明。 君子觀明入地中,明夷之道,乃知不極其明察而用晦之道,於莅眾之時,如此必能容物和 眾,眾親而安,猶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明則無徒亦然。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 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之初,乃見傷之始,暗君在上,陽剛 之人不得上進,猶鳥飛而傷翼,小人害君子皆 害其所以行。君子之人能見事於微末,始見傷則避之,即令困窮亦退避之,取適之位而往絶不以世俗之見而遲疑所行也。常人無法見傷 於始,不知退避,至傷於己時,已不能退也。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義之所至,即令困窮,亦不所為不正,故 君子能安之於苦悶。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 吉。 六二乃陰居陰位,得中正之德,順時知處乃至善也。但處明夷之時,亦不免有所損傷但須如馬之壯,可獲免傷而吉,如自處之道不 壯,則傷之深矣。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順處且有原則,合於中正之道,故必能處 明傷之時,而能保吉也。 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 可疾貞。 因上卦暗極,而又正居明之極,明即將與 暗衝突之時也。居此,君子必前進除害,以獲 之魁首,為要務,至於舊疾敗俗,必不能立刻 改變,須知渐進之道,教其渐改,如求劇革必 令不安,非上策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用下位之明,來除上位之暗,唯求目的在 除害而已,如不然則為背亂之事也。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 出門庭。 此爻意陰邪之小人,處近君之位,乃以柔 順附於君主時,為保其固交,乃以柔邪之法隱敝之交而結於上。而君本陰邪之人,必受蠱 惑其心,而行之於外。故君必求明,守正道而不為小人所煽動,所利用也,即此。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此以邪惡之陰道惑於君心,而逞其私慾君為小人,必始終不悟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此爻言暗傷至極,乃謂明見傷之主,若於 此時顯示其明,必見傷害。要如箕子之知晦藏則可免於難,若不知晦藏其明,則害大矣。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箕子知晦藏其明於暗傷之時,且能不失意 志,同與陰暗之人合污,其明必能不滅,小人 若受禍患所逼,必失其節守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 地。 明之至高而又傷於此時,本可遠照,今傷 於明,必不明反昏悔,反失其道也。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 于地,失則也。 始登於天,能明照四方,今傷於昏暗,反 失其道。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liushisin/130335.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