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孟嘗君進白狐裘,夜渡函谷關,卜得知, 果脱身也。 圖中: 一山,一水,酒旗上文字,官人踏龜,月半 雲中,幞頭上樹,樹下人獨酌。 豹隱南山之課 守道去惡之象 恆者,久也,久不動則有去意,遯乃退也,故遯所以繼恆也,此卦天下有山,天陽向上, 物雖上陵但止而不進,以陰陽之道論,二陰居下有上進之勢,陽將消退,故此時乃論小人渐盛, 君子退避之時,此遯之義也。
卦圖象解
一、一山:阻也。 二、一水:險也。 三、酒旗上文字:酒為忘憂之物,文在旗上,受人提攜也。 四、官人踏龜:歸,鬼也;玄武自來,水上求財。 五、幞頭上樹:求去辭官也。 六、月在雲中:主半清半濁象,事未明晰。 七、人在水邊:等待平安狀,蒞臨也。 八、樹下人獨酌:休也,無事也,萌生退意狀。
人間道
遞:亨,小利貞。 遯,乃君子潛藏之時,君子退而伸其道,人退道不屈,則可亨,雖無大力,但仍有小吉, 因知時避退,此善之道也。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君子處遯之道,知退生吉,退所以為伸道。故雖退之時,君子處之,未必真遯,當隨時消 息,有可以致力,當不避之,以扶持其道,並非於遯時,藏而不為也。 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小人之道長時,不可求大功,但利於小功,君子之人能察於其微,始即深以戒之,退而伸 道,不使道消,此處遯之時意義之大處也。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山在天下,由下起而上止,天上進分之相違,此遯之象,因違和而須遯。君子遠小人之道, 若以惡聲厲色,只增其怨忿而已,唯用莊嚴威色,使其敬畏,小人自然遠矣。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因遯本即退去,故初爻為往退之初,反為 其尾,此時以柔處遯,不可往,往則有災。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退處之時,居於尾者,此危也,唯晦藏於 下或末端,可得吉,因往有晦不若不往,故晦 藏可免災也。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 説。 二與五位相應,居正而相親合,其交之堅, 若牛革之繋,不可言語。 象曰:執用黃牛,固志也。 二與五位用中正之道相結,且堅心其志, 猶牛革之堅也。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遯退之道,其貴在速及遠,如有事累,則 不速,於遯時則有危也。此爻即言,人之親, 若以女子小人而言,其皆懷恩而不知義,親愛 之則忠,犯錯而嚴厲時,則生暗害,此小人之 道。然君子之道非如是,待之以正,即令有拖 累亦不有災,如君王有危而不棄黎民,雖危亦 可無咎,古之前例多矣。 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 妾吉,不可大事也。 係遯之道,於養臣妾親暱人時可吉,但不 可以擔當大事,待人取中正之道,不以私心而 生偏,取諸於公,則可行大事矣。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君子之人亦有所好,處退之時,必去而不 疑,以道來制欲,故為吉,而小人反之,其不 能以義處之,唯私慾之所好,即令身陷亦不能 自制,故於小人則否。故君子必易出難進,小 人則易進難出。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君子知時而退不疑,小人則無法克制私 慾,以至於凶也。 九五:嘉遯,貞吉。 君王處得中道,動靜間必以時,故嘉美, 終吉。今人卻動靜皆以私慾,表裡不一,不以 中正之道處,知進不知退,此凶也。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內心正則動必正,此退之美也,今人不以 退為美,只動之以欲,因志不正也。 上九:肥遯,无不利。 此退之極致,退求遠且無累於他人,此退 之有餘,無往不利矣。今人即令退,亦追求有 所牽累他人,其動不正,唯自苦而已,小人自 招之累也。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退之求其遠,且無所拖累,此退之道至極, 必無不利。且剛決而不疑,君子之遯道,雖退, 因得道,卻能無往不利。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liushisin/1308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