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六十四卦

坎爲水_此卦唐玄宗避祿山,卜得之,果身出九重也

易经网 六十四卦 2025-03-13 07:33:37 101  

微信截图_20250312193200.png

此卦唐玄宗避祿山,卜得之,果身出九重也。 圖中: 人在井中,人用繩引出,一牛一鼠,人 身虎頭。 船涉重灘之課 外虛中實之象 大過之後,過至極必陷,坎者,陷也。重坎即重險,險中有險,此卦專論處險之道,如何 用險等。

卦圖象解

一、人在井中:官司,牢獄,陷入險地象。 二、人用繩引出:責人出手相救狀。 三、一牛:勞苦也,春夏凶,秋冬吉,亦肖牛人。 四、一鼠:肖鼠人,陰謀暗害者,暗藏也。 五、人身虎頭:有權威之人,貴人也。

人間道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陽實在中,乃中有孚信,惟心誠正一,則能亨通,俗謂:至誠可以通金石,入水火,有何 險難不可亨?故出險之道在於誠一而行,否則常居險中也。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習有重覆之意,上下皆坎,即險中有險,水流而不盈,即動於險中仍未出險之時,吾人行 險须不失其信,乃可吉。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以剛中之道,抱持至誠之內實,天下何所不通,若止而不行,則常居險中也,故坎險以能 行為功。 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 矣哉! 天之險乃因高不可升,地之險為山川丘陵,諸王公觀坎之象,知險不可陵越,故設高牆深 地為險,以守其國,保其人民,此用險之時也。人間亦然,凡知人之學,分尊卑,分貴賤,區 分小人與君子,皆為用於杜絶災殃,限隔上下,此都是體悟了險之用也。 象曰:水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敎事。 水勢就下,由小而大,歷久不變,君子觀坎水之象,取其有常,不變其德性為真。如人之 德行常變,則偽也。政治上發令行教,必使民熟於聞,人人皆從之,故有謂三令五申,即此意。

初六:習坎,入于坎,凶。 初以陰柔居坎險之下,因無援,處不當不能出險,唯益陷深而已,故凶。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由險中而加陷入險,乃失正道,加凶。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二爻位,乃陽陷二陰之中,即至險而有險 狀,但其本為剛中之才,故雖未出險,亦可自 救,不至於愈險,故君子處艱險而能自得,皆 因剛中而已。能剛則有才,能執中則動不失所 宜。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此即雖有小得,雖不致於陷險,然亦未能 出險狀。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 富,勿用。 六三位在坎險之時,以陰柔居而處不正走下則入險,向上則重險,故有進與退皆遇險居又有險,枕乃處不安狀,此時唯戒勿用方是。 象曰:來之坎坎,終无功也。 以陰柔又處不正,動則唯益險,人出險须 有道,如失道,但為能求去,只益增困窮而己。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 牖,終无咎。 此言大臣當險難之時,唯有至誠於君,不 可停交往,而又能打開使君能明之心,則可保 无災。人欲求上之篤信,只有求質實而已,如 多禮儀而尚服飾,反凶。一樽之酒,二簋之飯以瓦缶為器,乃求質實之意。再處明之地以明 君之心,如此方能入君心,即令艱險,亦可無 咎。自古以來,只求剛直攻訐直言不諱之人多忤逆君心,而屬温厚明辨者,反而能入君心改變君主。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但求實質,又剛中有柔,必平安。君臣之 交能長久,不外乎誠實而已。 九五:坎不盈,衹。既平,无咎。 此即九五之尊,有剛中之才,可以濟險但下無助,獨依君之力無法濟天下之險,則有 咎,必待盈平,方可無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剛中之才得居君位,時天下險難,但未至 全險,其未能平險,乃因君臣無法協力相濟之 故,故此君道未能救濟天下,乃因無臣,故曰 不稱其位。 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 不得,凶。 此意陰柔而深陷險中,聖人以牢獄比喻縛以徽纏,囚置於叢棘之中,其不能出,至少 三年不可免,其凶如此。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歲也。 上六以陰柔而處險地,乃因其失道而成其災延三年不得免,意久也。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liushisin/130841.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731fe9d0a58f611027423c69d0080de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