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卦蔡順遇赤眉贼,卜得知,乃知必脱大難 也。 圖中: 月當天,一門,一人攀龍尾,一僧接 引,一墓。 雲靄中天之課 密雲不雨之象 蒙之後須養,此需之時也,飲食之道也。雲之上於天有蒸潤之象,就如同飲食之於人一樣, 此養之時,乃待也。乾之性健,必採進法,仍處坎險之下,故須待而後進,即外險內健,此卦 之象,乃真養之義。
卦圖象解
一、月當天:陰人居上位象,無擔當也;清明無災。 二、 一門:豪鬥也,官府也。 三、一人攀龍尾:附於貴人,想進據其位也。 四、一僧接引:光頭之人,柔而無慾之象。入空門可解。 五、墓:藏棺之地,有官與財象;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象。 全意,即使如龍之力大,但動不以時,則有入墓之險,此動為求官 與財。佛理亦同:『生死一線,無死焉大生』。
人间道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以二卦體而言,乾以剛健,如上進而遇險,此未可進也。需待之。以卦之爻言,五爻陽居 陽位,乃陽剛中正之德人,居君位,而誠信充實於內(內卦為乾),則光明而可進,必亨,故 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因險在前,未可遽進,须待而進,以乾之剛健,能待而不輕動,則不陷險中,則必不至困 窮。時下剛健之人頗多,其動必躁,如能待時而動,則為至善之道。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孚,中實之義。五位因剛實居中,此孚之象,此居天位而能正中,光明而亨通,且須貞正 (堅心),吉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因中實(內之學問、操守)而貞正(堅心向道),即涉險阻,亦可有功也。故需之道在以 乾剛之性而知待之道,何所不利。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此自然之象,水上於天未成雨,為雲。猶君子積蓄其才德,而未施於用也,懷其大才,安 以待時,飲食以養身體,宴樂和其心志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恆,无咎。 初爻因最遠於險,故於郊(曠遠之地), 故君子處於曠遠之地,仍安守其常,則無咎災 也。如躁進犯難,則必災至矣。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 恆,无咎,未失常也。 君子處下野,不冒犯險難而行,復宜安處, 不失其常,保持恆靜心亦不動,如雖不進而志 動,則不能安其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坎為水,水近則有沙,此二爻之位近險, 故需于沙。君子知渐近於險難,雖未至於害, 已小有言矣。此示言語之傷,至小者也。二爻 以陽爻居之,示人陽剛之才居陰柔位,守中正 之德,雖小有言語之傷,而无大害,終也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 言,以吉終也。 此寓,二位雖近險,而如以寬裕居中,即 小有言語之傷,及終得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泥,逼近於水也。因逼近於險,而致寇難 之至,此居健體之上,有進動之象,苟非謹慎, 終致喪敗也。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 寇,敬愼不敗也。 三位居上險之最近,故云災在外。此寇致 之因,實乃己之逼也。須敬慎小心,量宜而進, 則无喪敗。義在相時機而動,戒之盛也。即盛 時須戒之象。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第四爻位以陰柔之質居於險,下又有三陽 之進,必傷於險難。因傷於險難,必不可安居, 而失其居所,故出自穴。此順時以從,不競於 險難,則不至凶也。又無中正之德,只以剛競 於險,此適足以致凶之道也。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意為陰柔之性居近險之位,不能處,則退, 以順從而聽於時,不至凶也。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此五君位,陽剛之人居中,只需宴安酒食 以待之,所需必得也。堅心,必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陽剛中正居五之君位,只需酒食,即可盡 其道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 敬之終吉。 陰柔於六位,乃需之極限,須安其處,此 入於穴之義。安而止居,則下之三陽必來。不 速,不促之而自來也。此時須以至誠盡敬之心 以待之,雖再剛暴,必無欺凌之理也,此因六 位陰位,非三陽乾體之人,志在必奪,故敬之 則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 不當位,未大失也。 此不當位,意為以险而在上也。聖人明示 陰宜居下而今居上,此不當位也。但如能謹慎 自處,則陽再剛亦不能欺,終得其吉。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guoxueweb.com/liushisin/130865.html








